疾病介绍:
产妇分娩后随子宫蜕膜特别是胎盘附着物处蜕膜的脱落,含有血液,坏死蜕膜等组织经阴道排出称为恶露。一般情况下,产后三周以内恶露即可排净,如果超过三周仍然淋漓不绝, 在中医典籍《胎产心法》中提到:“由于...[详细]
疾病介绍:
正常妊娠时的羊水量随孕周增加而增多,最后2~4周开始逐渐减少,妊娠足月时羊水量约为1000ml(800~1200ml),凡在妊娠任何时期内羊水量超过2000ml者,称为羊水过多(polyhydra...[详细]
疾病介绍:
胎动指的是胎儿在子宫腔里的活动冲击到子宫壁的动作。怀孕满4个月后,即从第5个月开始母体可明显感到胎儿的活动,胎儿在子宫内伸手、踢腿、冲击子宫壁,这就是胎动。胎动的次数多少、快慢强弱等表示胎儿的安危...[详细]
疾病介绍:
一般受精卵发育到两个月便会形成胎心、出现胎心音。但有的孕妇会在两三个月时,或以后的孕期内出现胎心跳缓慢、胎心音消失的异常症状。[详细]
疾病介绍:
双侧下腹坠痛是盆腔炎的临床表现。是妇科疾病就诊的常见主诉。疼痛往往可以表现出相应的病情,所以,有了下腹疼痛,不可等闲。[详细]
疾病介绍:
反跳痛是腹膜壁层受炎症累及的征象,多见于腹内脏器病变累及邻近腹膜时及原发性腹膜炎。在痛处轻轻按压,然后迅速抬手,在抬手的一瞬间,有明显的痛感,便称之为反跳痛,往往是代表按压处腹膜有炎症。在阑尾炎的...[详细]
疾病介绍:
腹痛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发生的疼痛症状而言。腹痛的发生主要为外感时邪、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及素体阳虚等导致气机郁滞、络脉痹阻或经络失养、气血运行不畅所致。临床时应结合腹痛的部位、疼痛性质、发...[详细]
疾病介绍:
腹部绞痛经常是由腹部管道样脏器的肌肉不随人的意志强烈蠕动性收缩所引起的。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管道样脏器,经常不断地在蠕动,比如胃在不停地蠕动收缩消化食物,推动食糜进入小肠,小肠不断在蠕动,吸收营养和...[详细]
疾病介绍:
下腹部局部疼痛。多表现为有压痛点,压痛局限于一点。明确而固定的压痛点为腹部脏器病变的重要体征。如:消化性溃疡压痛点,在剑突下正中偏左或偏右处,球部后壁穿透性溃疡压痛点则在背部第6―10胸椎或其左右...[详细]
疾病介绍:
下腹疼痛,指的是因盆腔器质性或功能性病变引起的下腹疼痛。是妇科不孕不育病人常见的主诉症状之一。下腹疼痛其痛觉都沿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下腹痛为妇女常见的症状,多为妇科疾病所引起。应根...[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