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咨询列表 疾病指南 找好医生 手机应用 免费提问

您的位置:120健康网 > 疾病 > 非洲锥虫病

疾病
  • 医生
  • 医院
  • 科室
  • 疾病
  • 症状
  • 药品
赏金寻医
分享到:

疾病首页 疾病介绍 提问咨询 电话咨询 相关药品

      病原体为布氏锥虫,它广泛地侵犯野生动物与家畜。其中有三个亚种对人能致病,即布氏冈比亚锥虫(T.b.gambiense)、布氏罗得西亚锥虫(T.b.rhodesiense)、布氏布氏锥虫(T.b.brucei),前者引起冈比亚锥虫病,次者引起罗得西亚锥虫病,后者主要引起野生动物及家畜(以牛为主)的那加拿(nagana)病,很少引起临床病例,故不详述。

  布氏锥虫系细胞外寄生原虫。其亚种形态均极为相似,故统一叙述。虫体中央有一个核,后端有一个动基体。鞭毛附着于动基体,沿虫体侧波状膜到达虫体前端后游离。锥虫形态多变,外形为长纺锤状,有细长型(长20~40 μm,游离鞭毛长达6 μm)或粗短型(长15~25μm,宽3.5μm,游离鞭毛短于1 μm或鞭毛不游离)。细长者多见于外周血液内,呈梭状;粗短者多见于组织内。

  其生活史分在采采蝇(teetee fly),属舌蝇属(Glossinae)和人体两个阶段。当采采蝇吸吮患者或病畜(兽)血时,锥虫随血进入蝇体,在中肠分裂繁殖,穿透肠壁游至前胃进入食管,到涎腺形成上鞭毛体,最后形成有感染性的鞭毛体。此阶段约需12~30天,并使蝇终身(3个月)有传染性。在人体内阶段,乃由有感染性采采蝇叮咬人体时,锥虫即随唾液进入,在局部分裂繁殖后进入血流,在虫血症高潮时以细长型为主,当人体产生免疫力后,则以粗短型较多见。

  锥虫的三个亚种形态极为相似,过去主要依靠其对某些动物的致病力、生化特点(同工酶)、在蝇体内繁殖情况、临床特点以及流行地区来鉴别。近年来则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来鉴定。

 

非洲锥虫病问题快速问医生:

全国医生在线为您解决健康问题,足不出户问医生:

提问标题
您还可以输入25个字

749位专家电话咨询医生

就诊医生前的沟通,及就诊后的复诊,都可通过电话与医生本人联系

与医生通话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服务条款 隐私条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