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咨询列表 疾病指南 找好医生 手机应用 免费提问

您的位置:120健康网 > 疾病 > 产科播散性血管内凝血

疾病
  • 医生
  • 医院
  • 科室
  • 疾病
  • 症状
  • 药品
赏金寻医
分享到:

疾病首页 疾病介绍 提问咨询 电话咨询 相关药品

  产科播散性血管内凝血应该做哪些检查?

  1.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计数迅速下降至<100×109/L,病情加重随之下降可达50×109/L,血小板下降示血凝因子消耗的简便方法,血小板计数<150×109/L为血小板计数少,不能除外DIC。

  2.血纤维蛋白原测定 DIC的过程,是血浆维蛋白原经内外促凝物质的作用转变为纤维蛋白,血液不断发生凝固,同时已形成的纤维蛋白,因为纤维蛋白溶酶活性增加而被溶解,故 DIC主要显示为血纤维蛋白原过少症(hypofibrinogenimia),一般低于1.6g/L;重症可低于1g/L。

  3.凝血酶原时间测定 为外源性凝血系统初筛试验,由于Ⅰ,Ⅱ,Ⅴ,Ⅶ,Ⅹ因子消耗,从而使纤维蛋白溶酶活性增强FDP增多,故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正常为13s,如延长3s以上则为异常。

  4.优球蛋白溶解试验(euglobulin lysis test) 此试验是除去血纤维蛋白系统的溶解物质,了解纤维蛋白溶解活性的,正常值2~4h,纤溶亢进时则<120min。

  5.血浆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plasma protamine paracoagulatin test,3P试验) 正常时血浆内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复合物含量极少,3P试验阴性,DIC时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增多,硫酸鱼精蛋白(鱼精蛋白)可使之分解,单体复合物自行聚合成不溶性的纤维蛋白凝块而成胶冻状,此过程称之为副凝固现象,3P试验为阳性,但当纤溶亢进时,纤溶酶作用增强,纤维蛋白被降解为D,E碎片时,则3P 试验为阴性,故3P试验可预测DIC不同阶段。

  6.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 在消耗性低凝血期和继发纤溶期,因血小板,凝血因子消耗,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产生过多,正常40~80μg/ml,DIC>40~80μg/ml。

  7.全血凝块试验 若无纤维蛋白原检查条件,可参照全血凝块试管法:取患者血2~5ml放于小试管中,将其置于倾斜位,观察血凝固的时间,血凝固的标准是血凝块经摇动亦不松散,从而推测血纤维蛋白原含量(表1)。

  8.纤维蛋白溶解试验 将正常人已凝固的血2ml加入患者2ml血中,30~40min,正常人血凝块破碎,表示患者纤溶活性亢进。

  1.纤维蛋白肽(FP)A/B在凝血酶作用下最早从纤维蛋白原释放出来,可作为凝血亢进的早期指标,放免法测定,正常人FDA含量<9g /L,DIC早期升高达10~100倍,FPB<2,DIC增高,FPB β15~42,41~42肽段是纤溶亢进灵敏指标。

  2.D-二聚体是胶联蛋白在纤溶酶作用下,所产生的一种特异性纤维蛋白降解物,它既可反映凝血酶的生成,又可表现纤溶酶的活化,故可作为高凝状态和纤溶亢进的分子指标之一,现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假阳性明显降低,Bick等研究显示D-二聚体试验敏感性94%,特异性80%,在诊断预测DIC时阳性预测值100%。

  3.抗凝血酶-Ⅲ(AT-Ⅲ)是机体内最重要的凝血酶抑制剂,由于持续凝血和活化的中性粒细胞所释放弹性蛋白酶的降解,以及AT-Ⅲ生成的减少,故AT-Ⅲ减少可诊断DIC,并可作抗凝血疗效的指标。

产科播散性血管内凝血问题快速问医生:

全国医生在线为您解决健康问题,足不出户问医生:

提问标题
您还可以输入25个字

749位专家电话咨询医生

就诊医生前的沟通,及就诊后的复诊,都可通过电话与医生本人联系

与医生通话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服务条款 隐私条款
×